暴饮暴食并非自我照顾,有益健康的自我照顾是定期为自己腾出时间,确保整体身体状况良好。(iStock图片)
实际有效的自我照顾做法,就像一种超能力,让我们保持精力充沛,做好准备应对生活中的挑战。受访医疗社工提醒,要懂得识别实际有效和不适当的自我照顾建议与做法,因为后者可能造成危害。
“自我照顾”(self-care,也称自我护理、自我照护)近年已成为流行词,无数的文章、博客及社交媒体贴文都在宣导其重要性。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综合诊疗所高级医疗社工郑湘怡指出,虽然实际有效的自我照顾对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,但也有越来越多不适当,甚至有害的建议可能带来害处,因此区分这两者很重要。
郑湘怡说,有益健康的自我照顾是定期为自己腾出时间,确保整体身体状况良好。这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和有目的的实践,旨在达到包括身心、社会,以及精神层面的全面健康,而不只是寻求暂时快速的解决方案。
此外,自我照顾并不是一种自私行为,而是帮助人们全情投入生活和工作的关键。她解释:“想象自己是一名超级英雄,正在与日常生活中的恶棍战斗。自我照顾就像一种超能力,让你保持精力充沛,准备好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。”
自我照顾能帮助人们维持日常生活中的平衡。郑湘怡解释,参与定期运动,摄取营养丰富饮食,以及确保睡眠充足等生活事项,有益于强健身体。休息,设定处理不同事物的界限,在需要时寻求朋友和家人的支持,练习正念,以及应用压力管理技巧,都能帮助提升心理健康。她说,涉及精神健康的自我照顾,不限于宗教信仰,还可以涵盖在大自然中度过时光,以及通过艺术、音乐、冥想,以及反思信仰与价值观来体现。
10个不健康习惯
郑湘怡说,通过识别以下不健康的习惯,可培养真正支持与平衡身心健康的方法。
①睡眠不足或过度:无论是睡得太少或太多,都会扰乱身体的自然睡眠周期,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。规律的睡眠时间,对维持整体健康非常重要。
②忽视体能锻炼: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,会增加肥胖和心脏病等慢性问题的风险。定期锻炼有助维持健康体重,改善心血管健康,并通过释放内啡肽(endorphin)提升正面情绪。
③暴饮暴食或过度沉溺于不健康饮食:以不当的饮食习惯来应对生活难题,可能导致体重增加,引发其他慢性健康问题。均衡营养才有助于维持良好精力与整体健康。
④饮酒过度:饮酒过度会损害肝脏,增加成瘾风险与损害认知功能。它还会给人际关系带来压力,并导致财务与心理健康问题。
⑤吸烟或使用电子烟:吸烟不仅对烟客本身构成重大威胁,二手烟还会伤害到周围的人。这包括在本地使用违法的电子烟,不仅会引起高度上瘾,也有害身体。
⑥过度依赖咖啡因:咖啡因能短暂提升能量,不过,过度依赖咖啡因,会导致人们在摄取不足的情况下出现戒断症状。
⑦仅关注与身体有关的自我照顾活动:身体层面的自我照顾如运动锻炼和健康饮食固然重要,但忽视心理、社会和精神等其他层面,可能导致整体健康和幸福感失衡。
⑧忽视情感需求,包括选择孤立自己或避免社交:压抑情感而不处理,可能导致慢性压力和其他心理问题。
⑨忽视设立自我界限的重要性:处理生活事项时,未能设立适当界限,可能导致自己感到不堪重负,并引发负面情绪和想法。这会增加压力水平,也为人际关系带来挑战。
⑩在有需要时不求助:当有需要时拒绝求助,可能导致心理问题恶化,并降低整体生活质量。
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
郑湘怡指出,当发现身边至亲有不适当,甚至有害健康的自我照顾习惯时,在未考虑对方感受和理解其观点的情况下,直接提供建议可能适得其反。建议通过坦诚对话表示支持,但要提醒自己以同理心和非评判的态度,引导对方进行对话。
郑湘怡举例,若对方有过度饮酒的倾向,宜通过温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担忧,并提出相关行为带来的具体负面影响。她说:“切记要让对方在不受批判之下,坦言个人观点和感受。不妨一起探讨更健康的应对方法,帮助他们积极实践正面的自我照顾习惯。”
身边的人在提供支持和鼓励时,若未经专业训练,在应对复杂心理问题时或有局限性。郑湘怡指出,应鼓励有需要者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,如咨询辅导员、社工、治疗师或是精神科医疗专家。这些专业心理专家有能力评估,并制定适合个人需求的治疗方案,也能解决导致不良行为的潜在根本问题,持续提供支持和监督。
Source: Lianhe Zaobao,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.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.
Keep Healthy With
© 2025 SingHealth Group. All Rights Reserved.